前言
2012年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淀园管委会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以创新政策体系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支撑,以中关村人才特区、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推进实施为契机,围绕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云计算产业、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生物新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6+1”产业,实施产业领航工程、创业光合工程、创新聚变工程、创想圆梦工程和全球联动工程等“五大工程”,扎实推进核心区建设。全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保持年均20%的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00,约占北京市的60%;专利申请和授权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均占北京市的40%;累计有64人入选“千人计划”,125人入选北京“海聚工程”,116人入选中关村“高聚工程”;现存上市、挂牌公司共240家,其中境内外上市公司140家,占北京市的43.75%;新三板挂牌公司100家,占北京的71%。2012年,海淀园发挥融国际合作、信息、平台、媒体、宣传为一体的优势,将宣传渠道总体策划,与产业细分分步实施相衔接的新型媒体报道思路贯穿始终。充分把握“两会”、“北京科博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党的十八大”等契机,借势宣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态。通过参与或举办世界科技园区年会、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夏季达沃斯论坛、2012年中关村论坛海淀专场-国际技术转移与区域创新分论坛等活动,对海淀创新创业环境、科技创新成果、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人才特区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12年新闻报道汇编累计归纳整理全年报道近400篇,吸引了中国日报、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还探索了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合作途径,发挥了海淀园iBridge平台对外交往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巩固了同世界科技园区协会及其它世界创新机构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实践海淀园在广泛开展与多层级媒体合作、组织具有国际影响力主题活动、开展整体宣传策划和专题研究等新型宣传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树立中关村核心区建设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形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记录了中关村核心区建设者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希望在弘扬他们创新奉献精神的同时,能给朋友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